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391-2014 反应染料 固色率的测定.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固色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反应染料印花固色率和染色固色率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4—2007 染料 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 2387—2013 反应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3 原理

将试样在棉布上直接印花。通过对未经汽蒸固着的印花布样和经汽蒸固着的印花布样进行充分洗

涤,然后分别测定各洗涤液的吸光度值,来计算试样在纤维上的印花固色率。

试样在棉纱上染色,通过染色残液和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在棉纤维上的吸色率。将色纱
上未固着的水解染料洗涤,然后通过标准皂液与皂煮残液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在棉纤维上的染色固

色率。

4 试剂和材料

所用试剂应符合 GB/T 2374—2007 中第3章规定。

试剂和材料如下:

a) 氯化钠;

b) 无水硫酸钠;

c) 无水碳酸钠;

d) 磷酸钠;

e) 净洗剂 MA (净洗剂 LS,2-甲氧基-5-油酰氨苯磺酸钠),工业品,含量≥95%。

5 仪器和设备

所用设备应符合 GB/T 2374—2007 中第4章的规定。

仪器和设备如下:

a) 分光光度计;

b) 实验室用染样机;

c) 实验室用汽蒸机或蒸箱;

GB/T 2391—2014

d) 实验室用印花机;

e) 索氏脂肪抽出器,150 mL。

6 试验方法

6.1 印花固色率

6.1.1 印花

印花深度规定为2%。

按 GB/T 2387—2013
中6.3的规定印花,印花完毕,立即将印花后布样在同条花纹上准确剪取面
积相等的两份(一般为10 cm×10
cm,其上有2~3条花纹)。其中一份不经烘干、汽蒸,立即进行洗涤

(A 试样);另一份按 GB/T 2387—2013 中6.3的有关规定烘干、汽蒸后进行洗涤(B
试样)。

6.1.2 洗涤

将按6.1.1制备的 A、B 试样分别放入已经加入60 mL 水的150 mL
低型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 拌,1 min
后,将试样从烧杯中取出,放入已经预置有100 mL
水的索氏脂肪抽出器中,加热回流,直至回
流液无色。取出试样,用少量水冲洗,分别把有色液收集于500 mL
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
释至刻度。如果洗涤液颜色过深,则应进一步稀释。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记为
m, 未汽蒸试

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记为n。

6.1.3 印花固色率的测定

将按6.1.2制备的洗涤液,用分光光度计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各试样洗涤液的吸光度值。

印花固色率F 按式(1)计算:

style="width:2.91995in;height:0.70664in" />

………………………………

(1)

式中:

F — 印花固色率,%;

E₁— 经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吸光度值;

m ——经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

E₂—— 未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吸光度值;

n — 未汽蒸试样洗涤液的再稀释倍数。

6.2 染色固色率

6.2.1 染色条件

染色条件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染色深度:1%(owf);

b) 染色纤维:纱线,10 g;

c) 染色浴比:1:20;

d) 吸色温度、固色温度、染色时间:见表1;

e) 助剂和用量:见表2。

GB/T 2391—2014

1 各类型反应染料的吸色温度、固色温度和染色时间

染料类型

X型

K型

KN型

M型

吸色温度/℃

20

40

60

70

固色温度/℃

40

90

60

70

染色时间/min

90

120

90

90

注:如个别反应染料的吸色温度、固色温度另有需要者,可在该染料产品标准中另行规定。

2 各类型反应染料的助剂和用量

染料类型

染浴和标准染液

标准皂液

电解质/(g/L)

碱剂/(g/L)

碱剂/(g/L)

净洗剂MA/(g/L)

X型

氯化钠,50

无水碳酸钠,10

无水碳酸钠,10

1

KN型

无水硫酸钠,60

磷酸钠,6

磷酸钠,6

1

K型

氯化钠,60

无水碳酸钠,15

无水碳酸钠,15

1

M型

无水硫酸钠,60

无水碳酸钠,20

无水碳酸钠,20

1

注:如个别反应染料的电解质、碱剂用量另有需要者,可在该染料产品标准中另行规定。

6.2.2 染浴配制

以 M 型反应染料为例,染浴配制见表3。

3 染浴的配制 单位为毫升

染浴组分

染缸编号和染浴中各组分的体积

1

2

3

4

染浴

标准染色原液

标准皂煮原液

皂煮液

2 g/L染料样品溶液

50

50

50

200 g/L硫酸钠溶液

60

60

200 g/L碳酸钠溶液

20

20

20

10 g/L净洗剂MA溶液

25

25

蒸馏水

70

70

105

225

6.2.3 染色操作

按表3规定配制染浴、标准染色原液、标准皂煮原液和皂煮液,电解质(氯化钠或无水硫酸钠)在染
色前加入。染浴、标准染色原液和标准皂煮原液同时放入染色机中,调整到表1规定的吸色温度。把经
沸水处理15 min 的白纱线,绞干至质量约20
g(含水量约100%),放入染浴中进行染色,在规定的吸色 温度染色30 min 后,分别往染浴、标准染色原液、标准皂煮原液中加入所需的碱剂,并升温至表1规定
的固色温度,到达表1规定的染色时间后,取出色纱,把色纱绞干至质量约20
g(含水量约100%),待皂

煮。色纱中挤出的液体回收并入染色残液中。

GB/T 2391—2014

6.2.4 皂 煮

将上述绞干的色纱放入250 mL 浓 度 为 1 g/L 的 净 洗 剂 MA
溶液(皂煮液)中,在水浴中皂煮 15
min(皂煮温度93℃~95℃,浴比1:25),取出色纱,绞干至质量约20 g
(含水量约100%)。并用约 200mL
蒸馏水,分3次洗涤色纱,每次洗涤后,色纱均应绞干至质量约20 g
(含水量约100%)。每次色

纱中挤出的液体回收并入皂煮残液中。

6.2.5 测试溶液的配制

6.2.5.1 标准染液的配制

把按6 . 2 . 3处置的标准染色原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 mL
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

5mL~20 mL(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

n₁。

6.2.5.2 染色残液的配制

把按6.2.3染色的染色残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 mL
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20 mL~

100 mL(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为 n₂。

6.2.5.3 标准皂液的配制

把按6 . 2 . 3处置的标准皂煮原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 mL
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

5mL~20mL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

n₃。

6.2.5.4 皂煮残液的配制

把按6.2.4皂煮的皂煮残液冷却到室温后,定容到500 mL
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从中吸取20 mL~

100mL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吸取体积)到10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水稀释到刻度。稀释倍数记为 n。

6.2.6 测 定

用分光光度计在标准染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处,以蒸馏水为空白溶液,分别测定标准染液、染色残液、

标准皂液、皂煮残液的吸光度值 D₁ 、D₂ 、D₃ 、D 。 然后计算吸色率E
和固色率F。

6.2.7 计 算

6.2.7.1 吸色率的计算

吸色率E 按式(2)计算:

式 中 :

E ——吸色率,%;

D₂—— 染色残液的吸光度值; n2— 染色残液的稀释倍数; D₁——
标准染液的吸光度值;

n₁— 标准染液的稀释倍数。

style="width:2.99342in;height:0.68002in" />

………………………………

(

2)

style="width:3.11992in" />GB/T 2391—2014

6.2.7.2 染色固色率的计算

染色固色率F 按式(3)计算:

style="width:2.83326in;height:0.66682in" />

… ……………………………

(3)

式中:

F — 染色固色率,%;

— 吸色率,%;

D₄— 皂煮残液的吸光度值;

n₄— 皂煮残液的稀释倍数;

D₃—— 标准皂液的吸光度值;

n₃— 标准皂液的稀释倍数。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被测染料的名称;

b) 本标准编号;

c) 试验条件;

d) 使用仪器的名称、型号;

e) 测试结果;

f)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g) 与本方法的差异;

h) 试验日期。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391-2014 反应染料 固色率的测定.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36-T 1763-2023 福禄紫枫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江西省.pdf